#
 

资讯目录

新闻中心
  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环保PPP的2018年:“急刹车”后能否打个翻身仗?
环保PPP的2018年:“急刹车”后能否打个翻身仗?
  • 作者:    来源:湖南盛汇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   时间:2018/3/22    点击:2790
现在是环保的寒冬,那么春天还有多远?面对这个问题,环保PPP项目又究竟路在何方?
 
  从一个初露头角的“小伙子”到聚光灯下坐拥14万亿身价的“土豪”,PPP模式只用了三年时间。作为PPP项目最早的拓荒者,亦是久结“良缘”的运作模式,得益于政策利好的环保行业PPP项目近年来迎来井喷式增长。“2013年以来,在财政部和发改委两大部门的大力推动下,PPP模式如燎原之火迅速成为基建领域主流,其中环境项目的占比是最大的。”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说。虽然环保对于PPP项目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,但中标环保PPP项目数量和总的投资金额都维持着大幅增长的态势。
 
  受益于这一旨在破局“钱荒”的项目运作模式,环保供给刚需在得以快速释放的同时,亦让众多企业找到了掘金环保市场的有力支点。其中,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最明显的就是通过环保PPP项目的方式。根据全国PPP中心平台的数据,目前参与PPP项目的近7000家企业中,民营资本和外资总共占比达到了半壁江山。尤其是在市场开发较早、现金流回报比较稳定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领域,民营资本的参与率更是高达80.94%。这意味着民资对整个生态环保领域PPP有引领和带动作用。
 
  但一场关于不规范项目的清库风暴,让环保产业对PPP由热捧转为疏远。2017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一份《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》。这一文件的出台被视为整个行业的转折。PPP清库和地方政府去杠杆使得环保项目落地变慢,环保公司对于PPP的态度由乐观变为审慎。
 
  短短一年时间,“抢项目”的盛况已经不再,2018年PPP则直接进入了沉寂时刻。PPP项目曾一度是环保企业眼中的香饽饽,但今年以来这种情况急转直下。截至同年10月,财政部清理超过2400个PPP项目,合计近30000亿的投资额;整改项目近2000个,合计30900亿投资额。另据不完全数据统计,从“92号文”发布之日起至4月4日,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退库项目达2330个。
 
  通知过后大批PPP不规范的项目得以清理出库,很多此前高歌猛进的环保PPP中标企业陷入债务危机,并持续至今。这期间,环保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。2018年中旬,“PPP项目第一股”东方园林发布了“最凉”发债公告,10亿元公司债拟募集计划,实际募集资金只有0.5亿元。本来期待强监管拉动更多环保市场以及投资高峰的到来,但实际上却并未带来产业的“春天”,反而是进入了“寒冬”。
 
  今年前三季度,环境治理企业费用率增加、融资成本加大、受阻明显,回款压力向上游传导。同一时期,环保板块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6.9%。处于“外热内冷”的环保板块,行业整体业绩已逐步出现下滑态势。与之前相对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相比,政策对排污的约束性大大提高,令市场倍感压力。“环保强监管”不仅仅是指环保督查(督察),还有《“十三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中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等一系列要求。
 
  而环保PPP遇冷,根源在钱和风险。一些业界观点认为,“前几年,特别是2015年、2016年,PPP处于发烧的状态,不是属于春天,而是发烧、虚火、过热。”PPP规范化管理水平、后续支付能力、企业专业化水平等也对项目是一个考验。此外,环保领域PPP普遍存在回报机制不健全、边界责任界定不清晰、项目落地比较慢的问题。
 
  如今风暴过后,重启后的PPP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。环保类PPP正在回归“专业化治理”便是其中之一。知情人士透露,生态环境部正在着手按照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,从多方面进行监管和扶持PPP模式的市场环境。随着PPP运作逐步规范,生态环保类PPP项目将成为重点,扩大内需与生态环境改善将产生良性互动。而更多优质环保PPP项目会向行业龙头集中,优质民企有望率先受益。

湘公网安备 43100202000235号

收起
展开